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做好“十四五”和更长时期科技创新工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以科技人才的自立自强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人才是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依托。当前,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贡献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也要看到,我国科技人才在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方面能力仍然较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不足,难以有效满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转型升级要求。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可以说迫在眉睫。科技人才队伍也应瞄准科技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技术突破,摆脱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困境。
贯彻新发展理念,科技人才是催生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个侧重点在于以科技创新催生效率革命和动能转换,培育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目前来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诸多堵点、难点,科技创新活跃度不高,面向世界市场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困难。坚持和推进科技人才自立自强,就是要充分激发和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确保科技创新自主、安全、可控,掌握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主动权,确保科技创新向着更优质量、更高效率、更强动力进发。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形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支撑有力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人才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深度参与,实现科技人才自立自强,有助于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等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供创新保障。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看,实现科技人才自立自强,有利于新形势下打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尤其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自立自强的科技人才可以在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信、主动参与到国际科技合作当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加强科技人才建设,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必能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作者为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9日 07 版)
安徽省监管部门全面清理整治冒牌“知名医院”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印发通知,自2月5日至3月1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专项行动,切实规范医疗市场秩序。 通知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清理含有知名医院字号的市场主体。逐一核查在名称中使用 “协和”“华山…【详细】
“春节档”安徽省电影票房 跻身全国前十 记者2月18日从安徽省电影局获悉,2021年“春节档”(2月11日至17日),我省产生电影票房3.43亿元,占全国电影总票房的4.4%,排名全国第8,城市影院观影总人次达695.68万人次。 春节长假期间,国产优质影片扎堆上映,加上“就…【详细】
安徽稻种连续三年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记者日前从合肥海关获悉,2020年,安徽共计出口稻种1.75亿元,同比增长43.6%,出口额位列全国第一。稻种为安徽省特色出口农产品,已经连续三年出口额位居全国第一。 据悉,目前安徽省有进出口种子种苗企业20余家,集聚了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详细】